科 技 新 聞
經濟部助推產業建立航太級3D列印粉末量產技術 工研院攜手中佑精材切入航太材料自主產業鏈
2024/04/29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全球航太產業 (MRO)市場規模逐年上升,2026年可達1,000億美元,國內航太MRO規模20億美元。看準此商機,工研院與中佑精材公司授權合作,建立航太級鎳基超合金等粉末真空氣霧化量產技術,2023年成功量產,目前已與國內航太大廠漢翔公司測試驗證,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表示,於2022年起,推動工研院產業自主特用材料科專計畫,完成航太級高溫材料技術研發,以及鎳基超合金材料與積層製造發動機部品開發;推動國內廠商合作,協助粉體材料試量產以及氣渦輪機產品應用開發、驗證,已達成粉體關鍵材料在地國產化與建立發動機部品自主技術的目標。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副所長陳建明表示,工研院和中佑精材技術研發航太級鎳基超合金等粉末真空氣霧化量產技術,大幅提升臺灣航空發動機高溫材料自主供應能量,金屬3D列印技術為先進智慧製造技術之一,在工業界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已落實於航太、生醫、模具多項產業應用中,在產品成形過程中提供快速靈活的生產方式,更對材料設計可帶來重大改變。 中佑精材副總經理王正欽表示,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並結合工研院授權合作之真空氣體霧化技術,該技術能生產出真圓度佳、堆積密度高、高純淨度的金屬粉末,可運用在3D列印、生醫、微型被動元件、冷噴塗與高純度靶材等高附加價值的應用領域,為臺灣的3D列印和金屬粉末材料開發帶來新的動力,構建本土生態系。 工研院以整合跨域解方,加速產業前進動能,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的研發方向,其中「資源能源韌性」為「韌性社會」次領域,著重能資源的運輸、儲存和維運,以及關鍵資源供應,工研院協助國內廠商開發3D列印材料,不僅能提升國內航太材料自主供應能力,也為臺灣航太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圖說:工研院與中佑精材公司授權合作,建立航太級鎳基超合金等粉末真空氣霧化量產技術,2023年成功量產,目前已與國內航太大廠漢翔公司測試驗證中 (記者楊環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