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稱: |
爛泥灘變網紅景點 中華大學校友帶領學弟妹看見濕地轉型奇蹟 |
日 期: |
2021-01-13 至 2021-01-26
|
內 容: |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中華大學師生為執行教育部USR計畫與水保局農村共創計畫,聚焦於新竹地區霄裡溪沿線水域汙染與「濕地」的議題。景觀建築學系副教授陳湘媛,帶領學生團隊昨(13)日假新埔鎮文昌祠與畢業校友張簡隆欽交流學習,讓學生與實務接軌,從體驗中瞭解濕地在都市發展中的重要性,同時也學習開放空間的生態設計理念。
活動由中華大學副校長游坤明親自出席指導,游坤明致詞指出,高雄市左營區的洲仔濕地就是在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第三屆畢業校友張簡隆欽的設計,以「水雉返鄉計畫」為名,成立了高雄第一座專為保育鳥類規劃設計的濕地園區,在綠美化複育後,成為百種生物入駐之生態圈,以及婚紗業者最愛的攝影點,常吸引人潮前往駐足與攝影打卡,成為港都最親近大自然的據點。洲仔濕地也因為顛覆過往都會公園設計,以尊重大自然精神,在城區創造生態豐富之棲地景觀,使單調的荒地蛻變成濕地公園,而在2008年獲得「全球卓越建設」的環境大獎。
張簡隆欽在向學弟妹介紹時指出,濕地是自然界的淨水系統,也是最省錢的滯洪池。過去在生態機能不清楚的年代,總將溼地視為蚊蠅孳生的爛泥灘,在都市開發過程中,則將濕地當作可以隨意回填的建地,卻也連帶剝奪了許多生物的棲地,忽略了濕地的功能與價值。左營洲仔濕地在第一期工程完工後約一年半,果真有一對水雉到濕地產卵,因為這對水雉給了自己堅持的打氣與動力,才接續有之後更大面積濕地的闢設與大東濕地的規劃。
|
張貼單位: |
台灣竹塹電子報 |
電子信箱: |
tahcnews@gmail.com |
人氣指數: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