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竹塹電子報

綜 合 新 聞
名  稱: 明新科大參加學生實務專題競賽土環系師生獲土木與建築類群第1名
日  期: 2018-05-22 至 2018-06-04
內  容: 楊環/新竹報導
教育部為鼓勵技專校院學生培養創新思考模式,具備未來就業競爭力,每年度辦理「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成果展。今年於5月10日至12日在台中舉辦,本次競賽由1,525件優秀作品中,遴選出16類群153件參與決賽與成果展示。明新科技大學很榮幸有2件入圍之參賽作品於成果展現場展示。
 
圖說      明新科大土環系獲「2018全國技專院校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第1名,技職司司長楊玉惠(中)頒發獎座與獎金給師生團隊

明新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環境資源管理系學生劉美君與沈子善,與指導老師郭治平,以「三維地下未知物檢測方法之精進研究」的實務專題獲得土木與建築類群第1名殊榮,並由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楊玉惠頒發獎座與獎金。
 
郭治平老師表示,本次獲獎的劉美君與沈子善同學所以執行實務專題,是一延續性的研究,從國內土木工程常見問題的觀察與檢測技術限制進行探討,利用非破壞檢測儀器透地雷達、地電阻等設備,來實驗檢測技術相關限制的研究。因為需要現地現象調查,同學們在台鐵內灣線、新豐海邊、宜蘭大同鄉、蘇花公路和雲林的湖山水庫等地出入奔波,白天到半夜上山下海,回到學校實驗室就是反覆模擬與實驗,並將學校示內實驗數據分析整理、撰寫研究報告等等。
 
圖說      明新科大土環系沈子善(左起)、劉美君同學,在助理教授郭治平(右一)指導下,實務專題獲得「2018全國技專院校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第1名

團隊去年獲得全國技專院校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佳作,今年的研究成果更突破而獲得了第1名,連續兩年獲獎相當不易。本研究成果受到日本鐵道公司興趣並進行交流討論外,也投稿至今年7月在西班牙由IEEE主辦的IGARSS研討會,土木領域的研究成果能於電機工程領域的全球性高級學術研討會發表,實屬不易,除了呈現土環系跨領域研究應用的成果,對研究團隊的師生更是最大肯定。
 
噴泥現象為國內外傳統鐵道常見的毛病,檢測方法也以夜間人力目視巡檢,成效有限。團隊為提升調查效率,首度利用透地雷達調查鐵路表面下噴泥分佈,突破傳統做法,以開挖的方式下進行剖面調查,判斷噴泥分布形狀及飽和情況,希望可做到提前預防與減少成本。由於現場調查道之訊號相當多變,判釋上須更精進,因此將率定工作拉回學校,以室內實驗模擬不同噴泥材料與飽和度情境下,可能遭遇之訊號,並研發提高判釋的方法。
 
圖說      明新科大土環系劉美君(左)、沈子善同學,以「三維地下未知物檢測方法之精進研究」的實務專題獲今年全國學生實務專題競賽第1名

其中並找到低成本且對環境友善之材料作為示蹤劑,可達到前述需求,進一步申請了發明專利。另外團隊也利用同樣的研究方法與儀器,前往新豐海邊調查廢棄爐石的分佈。
 
指導老師郭治平表示,感謝學校與系上供與大量資源與協助,讓這群可敬又可愛學生,得以在全國競賽的舞台嶄露頭面,除提升視野和胸襟,並可透過此次獲獎經驗,得知成功並非偶然,期許自己成為工程界有用的人才。
 
圖說      明新科大土環系師生團隊於內灣線鐵道實地進行量測、樣本採集等研究工作

土環系劉美君同學表示,鐵道地質的噴泥研究因為要避開列車行駛時間,所以都是在半夜11點上工,一直到凌晨四、五點首班車要發車了才收工。而為了進行地電阻實驗,在校內的地球物理探測試驗場挖了1米直徑與深的洞,在裡面填了純土壤材料以建立資料庫,需經常更換埋設待測物及電極。每次進行更換電極固定管都須人工將土壤挖出,為此每天在試驗場。由於實驗期間剛好是冬天,她苦笑著說,「寒流陪我洗了一個禮拜的砂」。
 
明新科大研技中心表示,明新科大提供大量資源,鼓勵學生從生活面來進行研究,並參加各類競賽,從全國競賽的舞台可以展現學習與研究成果、提升視野與胸襟,研究的成果也可提供做為工程界技術應用的新思維與新方法。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產學合作、設計創新優勢,打造出兼具學術專業和產業實務的成果,縮短學用落差,奠定專業基礎,培養成為工程界未來的實務人才。

圖說      除戶外實地研究,明新科大土環系師生也在實驗室中進行反覆模擬與實驗,建立豐富實驗資料並分析整理、撰寫研究報告
張貼單位: 台灣竹塹電子報
電子信箱: aga450105@gmail.com
人氣指數: 764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