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技 新 聞


延伸科技能量到救災現場 工研院發表公益科技成果
  【記者楊環/新竹報導】工研院今(16)日舉辦「2021科技公益經驗分享交流研討會」,分享多項能解決急難救助問題的公益科技成果,並邀請慈濟基金會、玩具圖書館等單位,就「偏鄉科技、急難救助、循環再生、綠能科技、智慧照護」等公益科技議題互相探討,以科技的力量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劉佳明表示,工研院長期秉持科技做公益的理念,扮演公益平台的角色,連結政府機構、有志一同的企業夥伴、社福團隊,共同解決急難救助問題、協助偏鄉弱勢、促進社會環境保護,了解第一線使用者的實際需求,也能看到工研院同仁的科技研發成果,藉此啟發更多科技公益好點子,讓科技公益的效益像漣漪般不斷向外擴散。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臺灣因地形、地質關係,每逢颱風豪雨發生土石流侵入民宅時,由於民宅空間受限,一般救災機具無法進入清運,需要第一線救災志工一鏟鏟的清運,土石乾掉後會太硬、更難剷除,志工更得與時間賽跑,工研院也設計開發「可攜輕便形式UVC LED救災器」,方便志工帶往災區使用,讓災區第一時間就能有殺菌後的飲用水可使用。
 
  工研院指出,工研院去年以「光療貼布」技術,服務新竹創世基金會,在服務的過程中,同仁發現,植物人會有呼吸心跳終止的風險,工研院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呼吸、心跳數據監測與即時生理訊號異常警示功能,經由APP與遠端聯網介面,隨時隨地了解院友的狀況,立即且有效率的進行醫療照護,降低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